绝经前后诸症
(甲状腺亢进鉴别)
1.肾阴虚证:左归丸合二至丸
加减1.双目干涩加枸杞子,菊花,沙怨子
2.头痛头晕:天麻,钩藤,珍珠母
3.心肾不交加百合地黄汤、甘麦大枣汤
2.肾阳虚
右归丸
熟地,山药,山芋肉
3.肾阴阳俱虚
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,何首乌,生龙骨牡蛎
二仙汤:仙茅,仙灵脾,巴戟天,盐知母,关黄柏,
4.肾虚肝郁:
滋水清肝饮
熟地,山药,山芋肉,白芍
茯苓,丹皮,泽泻,柴胡
当归,酸枣仁,栀子
5.心肾不交
天王补心丹加减
绝经前后诸症
(甲状腺亢进鉴别)
1.肾阴虚证:左归丸合二至丸
加减1.双目干涩加枸杞子,菊花,沙怨子
2.头痛头晕:天麻,钩藤,珍珠母
3.心肾不交加百合地黄汤、甘麦大枣汤
2.肾阳虚
右归丸
熟地,山药,山芋肉
3.肾阴阳俱虚
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,何首乌,生龙骨牡蛎
二仙汤:仙茅,仙灵脾,巴戟天,盐知母,关黄柏,
4.肾虚肝郁:
滋水清肝饮
熟地,山药,山芋肉,白芍
茯苓,丹皮,泽泻,柴胡
当归,酸枣仁,栀子
5.心肾不交
天王补心丹加减
经行头痛
1.肝火证:羚角钩藤汤
羚羊角,钩藤,桑叶,菊花,贝母,竹茹,生地,白芍,茯神,甘草
2.血瘀证:通窍活血汤
赤芍,川芎,桃仁,红花,老葱,麝香,生姜,红枣
3.血虚证:八珍汤加首乌,蔓荆子
经行吐鼻出血
2.鼻咽疾病
2.呼吸道疾病与消化道疾病
3.血液疾病
1.肝经郁火:清肝引经汤
丹栀逍遥散加生地,黄芩,牛膝,茜草,白茅根
2.肺肾阴虚证
顺经汤加牛膝:当归,白芍,熟地,沙参,茯苓,黑荆芥,丹皮
月经前后诸症:行径前后或行经期间,周期性的出现明显不适的全身或局部症状者,以经前2-7天或经期多见
周而复始出现/25-45岁多见/病因不明/安慰剂治疗反应率高达30%-50%
1.肝气郁结:逍遥散加减
柴胡,茯苓,白芍,当归,甘草,白术,薄荷
加减:香附,苏梗,合欢皮理气宽胸
2.乳房肿块加夏枯草,王不留行,橘核
3.化热加栀子,丹皮或用丹栀逍遥散
4.少腹胀痛,加川楝子,元胡,乌药
2.肝肾亏虚:一贯煎加麦芽,鸡内金
一贯煎中生地黄,沙参归杞麦冬藏
少佐川楝泄肝气,阴虚胁痛此方良
3.
子宫内膜异位症状
通经,慢性盆腔痛/性交痛/月经异常/不孕/急腹痛/其他特殊症状
体征:粘连固定/子宫直肠窝、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常可触及触痛性结节/附件区囊性偏实不活动包块
1,气滞血瘀:隔下逐瘀汤
2.寒凝血瘀:少腹逐瘀汤
小茴香,干姜,肉桂/当归川芎赤芍/元胡没药五灵脂,蒲黄
周身畏寒冷汗加附子细辛;小腹冰冷加炮姜
胃怕冷,四肢不温家桂枝
其他方剂黄芪建中汤/(胃怕凉四肢凉)
温经汤
3.湿热瘀阻:清热调血汤
黄连/丹皮生地白芍/当归川芎桃仁红花/元胡莪术香附/
加车前子,薏米仁,败酱草;或加四妙散
4.气血虚弱证:圣愈汤(参芪四物汤)
5.肾气亏虚证:益肾调经汤
巴戟天杜仲续断/乌药/艾叶/当归熟地白芍/益母草
针灸
实证:中极,三阴交,
加减:寒凝加归来,地机
气滞者加太冲,内关;腹胀者加天枢;胁痛者加阳陵泉
虚证:三阴交,足三里,气海
加减:气血亏虚加脾腧,胃腧;肝肾不足加太溪,肝腧,肾腧;头晕耳鸣加悬钟
或在八髎穴附近找条索状物,手法调理
闭经治疗大法
虚证补而通之:补肾,健脾,养血
实证泻而通之:活血,理气,化痰
闭经者虚多实少,忌讳盲目破血通经,宜攻补兼施
1.气虚血弱:人参养荣汤:大出血闭经加仙茅,仙灵脾,鹿角霜,紫河车以补肾阳,填补精血
1)席汗氏综合症:温经养血通经
金匮肾气丸:加仙灵脾,黄芪,当归,川芎
2)肾气先天亏虚:补肾调理冲任脉
加减菟丝子丸加仙灵脾,紫河车,可加补骨脂
(通命门,暖丹田)
3.阴虚血燥:加减一阴煎加丹参,女贞子,香附
(两地汤)加减:1.心悸加柏子仁,夜交藤;
2.咳嗽咳血加黄精,百合,贝母,阿胶
3.虚烦潮热加青蒿,鳖甲
(疑难者可以补肺益肾)
4.气滞血瘀:血符逐瘀汤
5.痰湿阻滞:肥胖,嗜睡倦怠,白带多,舌胖大,白腻苔,脉沉缓或滑
四君子合苍附导痰丸
加减:呕恶胸胁痛满闷加厚朴,竹茹,瓜蒌;
苔黄腻,加黄连,黄芩;肢体浮肿者加,益母草,泽泻,泽兰等。
黑燥苔,芳香化湿
PCOS闭经
1.脾虚痰盛:六君子汤假决明子,黄芪
2.肾虚痰湿:鹿角霜,菟丝子,淫羊藿,生地,熟地
3.血瘀痰阻:柴胡,枳壳,郁金,香附,紫石英,当归,三七,皂角刺
西医:达英-35,+二甲双胍
PCOS:月经稀发,月经量少,闭经,多毛,肥胖,不孕等。
高泌乳素血症闭经
产后溢乳,下丘脑-垂体-卵巢系统功能不全;药物(镇静剂、抗高血压、口服避孕药)作用于垂体;甲状腺低下;TSH升高,刺激PRL;
脾肾不足,肝气上逆
六味地黄丸+逍遥散
生熟地12,山芋肉9,茯苓9,山药12
丹皮9,泽泻9,当归9,白芍12
白术9,柴胡9,香附9,郁金9
橘核12,栀子9,麦芽30
西药:溴隐亭+激素治疗
加减:1.行气:香附、郁金,绿鄂梅
2.活血;土鳖虫;
3,清肝火:栀子,夏枯草
4.通络:桂枝,细辛
5.软坚散结:穿山甲、荔枝核
药物流产后闭经: 温肾填经,养血调经
方药:四物汤+二仙汤
中枢-下丘脑闭经:健脾胃滋化源,益肾气盈冲任
六君子汤+六味地黄丸+当归,川芎,枸杞子,仙灵脾,酸枣仁,砂仁
闭经遵循胞宫定时藏写
调:阴阳/奇穴
补:补肝肾、健脾胃
通:补气养血/行气活血
温华寒湿,清热解毒
芳华湿浊,疏肝理气
调:建立周期
FSH 大于40,就意味着卵巢功能衰退
子宫肌瘤:良性肿瘤
子宫平滑肌异常增生,结缔组织支持
雌激素是主要促进生长的因素
临床表现:
1.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
2.下腹部包块
3.压迫症状:尿频急,尿潴留,下腹坠胀、便秘
4.白带增多、腰酸背痛等
诊断:
B超、宫腔镜、腹腔镜
鉴别诊断:妊娠、肿瘤、盆腔炎性包块、子宫腺肌病
治疗:
症状、年龄、生育要求;位置、大小、数目
无症状一般不需治疗,绝经后可萎缩,定期复查。
药物: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
卵巢肿瘤
以囊性多见(卵巢囊肿),有恶性比例
组织学类型繁多
临床表现:
腹内包块,多无自觉症状;压痛
诊断:
B超、腹腔镜,核磁、肿瘤标志物
治疗:手术为主要手段
子宫内膜息肉: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
内分泌紊乱有关
子宫不规则出血、不孕
B超:内膜回声不均,高回声团
宫腔镜是诊断的金标准
治疗:宫腔镜切除,易于复发
药物:孕酮,活血化瘀中药
女性性腺轴-hpo轴
下丘脑: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
垂体:LH/FSH
卵巢
子宫直肠窝
穿刺、引流的部位
冷冻卵巢皮质比冷冻卵子技术更好
皮质产生卵泡
1.子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
产生月经、孕育胎儿、软产道之一
2.骨盆的径线与分娩的关系
骨盆是胎儿分娩的骨产道(2髋骨、2骶骨、1尾骨)
大骨盆:初步评估骨盆大小
小骨盆:骨产道
入口前后径:11cm,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,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
入口横径:13cm
入口斜径:左右各一条
2.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及其功能的调节
卵巢:生殖/内分泌
卵泡期-排卵期(月经前14天)-黄体期
预产期:
内生殖器官
一、阴道
1.抵御外邪“自洁”
2.月经、带下
3.交媾器官
4.分娩胎儿、排出恶露
5.反应阴液盛衰
二、胞宫
子宫、输卵管、卵巢
胞脉、胞络(维系子宫位置)
子宫:
1.行月经、分泌带液
2.孕育胎儿、发动分娩、排出恶露
子口、子门(子宫颈口)
外生殖器
女性生殖生理
胎儿期
新生儿期 4周内
儿童期 至12岁
青春期 10-19岁
性成熟期
围绝经期
老年期 60岁后
两次月经第一天间隔的时间称为月经周期
冲脉无所继则无所溢